t55p1355

标签: 蔚来汽车

理想月销量再也回不去五万。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点:买车的人就那么多,买这家的人多一

理想月销量再也回不去五万。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点:买车的人就那么多,买这家的人多一

理想月销量再也回不去五万。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点:买车的人就那么多,买这家的人多一个,买别家的就少一个,本质就是存量博弈。看20万以上各家情况就能倒推出理想情况。BBA:目前新能源渗透率缓慢上涨,从24年6月首破50%到现在也只到55%,BBA剩下的都是保守用户,越来越不好抢。判断市占率缓慢下滑。特斯拉:特斯拉有多稳大家都懂,除了个别特殊情况,每周雷打不动一万出头,品牌忠诚度极高。市占率略微下滑但基本持平。问界:新平台竞争力有多猛,M9M8已经证明,M7也锋芒毕露。有个意外的点是少军透露今天13万小订增程和纯电比例差不多,这下更稳了。市占率毫无疑问是增加,而且会大幅增加。小米:YU7交付周期大半年到一年,SU7也有大几个月。阅兵后二期工厂马上起量,三期工厂也不远了。真到了需要订单时候,su7改个款,yu7放点权益就大把订单。市占率同样无悬念大增。蔚来:乐道L90爆款产能过万情况下排产到12月,ES8场面小订都更爆,且即将交付。L60销量也一直向上走。蔚来换电用户粘性极高,产品短板补齐且品牌向下打释放势能,综合看销量肯定是增加,市占率也肯定增加。此外、智界智己等新车市场反响也很不错。它们目前盘子基本没有,市占率再差也是持平,所以大概率也是增长。综上所述,理想盘子只能是被侵占。除非理想新车型能够破圈,能够让大批量想买小米、问界、蔚来等的人弃单买理想。而这显然不可能。无论和哪一家比,抢单都小于被抢。
网友这个问题很好:为啥蔚来之前不降价啊?年初就降价不就早盈利了?我觉得吧,蔚来不

网友这个问题很好:为啥蔚来之前不降价啊?年初就降价不就早盈利了?我觉得吧,蔚来不

网友这个问题很好:为啥蔚来之前不降价啊?年初就降价不就早盈利了?我觉得吧,蔚来不降价是为了保住电动车的豪华品牌形象,包括坚持双电机,都是为了这个。现在降价,是因为整个体系初具成型,萤火虫,乐道,蔚来,等同于甲壳虫(MINI),大众,奥迪。高端蓄能那么久,这时候“体系降价”就可以释放很大的能量。如果早期蔚来降价成了廉价车代名词,那你还会觉得乐道便宜,萤火虫便宜吗?
销量暴跌40%,然而理想汽车最大的威胁,不是问界也不是蔚来理想汽车8月28日发布

销量暴跌40%,然而理想汽车最大的威胁,不是问界也不是蔚来理想汽车8月28日发布

销量暴跌40%,然而理想汽车最大的威胁,不是问界也不是蔚来理想汽车8月28日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。最重要信息,只有一条,那就是第二季度净利润达到11亿元,较一季度增长69.6%,连续11个季度健康盈利;财务模型如上图所示,销量部分10、11、12月主要是考虑了i6车型已经是“背水一战”了,还是有希望爆单,以及年底肯定会因为明年购置税要征收一半而促使很多人下单购车。去年,在友商都普遍亏损的时候,这一条就是王炸,足以让理想KOC在网上毫无顾忌的拉踩友商,同时也成为了促进理想销量的一大重要原因。然而,盈利并不能让市场选择性把理想汽车目前遇到的大问题忽略掉。因为另外几个一直亏损的新势力友商的情况发生了大变化:零跑也盈利了,作为小理想,它的盈利证明了理想的路线是对的,后续只会让车企更加“一拥而上”在这个赛道推出产品去参与竞争,同时零跑的盈利意味着,它也获得了“盈利背书”,买零跑的人也不用担心将来是否会“倒闭”的问题了;小鹏虽然没盈利,但每个季度亏损只有几个亿,同时现金400多亿,也会让考虑买车的消费者感到“安全”。蔚来虽然看起来亏损很多(Q2财报还没出),但乐道L90和ES8的火爆,已经决定了其Q4盈利大有希望,叠加如此多的订单和人气,目前给消费者的感觉也是“安全”的;极氪亏的多,但它被吉利私有化了,所以也是安全的;岚图即将上市,背后有东风这样的央企全力支持,它给人感觉也是安全的;而理想后续Q3的指引销量是下滑的,考虑到汽车产业是一个非常依赖规模经济的产业,所以后续理想能否保持盈利,会是一个问题。当然,理想手头有大量的现金,这是一个其他车企不具备的优势,所以接下来市场关心的,是理想如何高效、快速用好手头的现金,重新建立优势和护城河。理想汽车这份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虽然很亮眼,但“过去”的数据中其实已经有太多“超过时效”的信息,所以这时候去夸赞、分析第二季度的销量,营收之类的数据意义不大。因为理想汽车三季度销量下滑的太厉害了,7、8月同比下降幅度都在约40%左右。这时候不妨看看官方在新闻稿中,重点提及了什么,因为这往往是车企做的比较好的,以及后续“重点投入”的,这里面或许存在一些理想汽车“反弹”的线索。官方新闻中,提到理想i8到9月底冲刺累计交付超8000辆,理想i6也将于9月内开启上市和交付,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也将全量推送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,2025年理想汽车在技术方面,主要看VLA司机大模型能否促进订单的转化,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效果有,但可能不会那么“显著”,原因在于如果冲着智驾去买车,那么鸿蒙智行旗下的车,可能才是很多保守消费者的首选。所以理想智驾当下确实优秀,但在“初次购买的消费者”心智中,很难跟同样定位增程SUV,同样大尺寸大空间的问界比拼。另一方面,如果不出意外,根据现有的信息来推导,2025年理想汽车在产品方面,i8和i6应该是最后的“手牌”了。尤其是i6,几乎成为了理想汽车“不容有失”的产品。这款车曾经在网上“曝光”出高达2.5万/月的销量预期,甚至有博主根据这个预期,大胆预测起步价格在20万以内,但很快被理想官方“辟谣”了。所以后续i6的起步价,以及对应的配置的公布,有可能会直接引发理想汽车股价的地震。因为按照目前的销量走势,以及理想汽车现在的市值波动范围,这家车企已经处于估值偏高的位置(跌的不够多),很显然市场对理想汽车依然展现了非常包容、相信的态度,现在就看i6能不能把市场对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的预期给“兑现”。理想的纯电产品中,除了i8和i6,MEGAHome算是一个比较意外的“惊喜”,月销量突破3000,后续如果能稳定保持在3000以上,那么可以说明一件事——纯电+大空间+强补能,是当下,以及未来家庭购车群体买单的“基本素质”。所以目前,根据理想汽车的财报以及现状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:i8这款车在空间上不如同价位甚至价位更低一点的友商,这应该是它订单没有像很多理想KOC预测要“爆火”的一个主要原因。比起当下空间输给友商,我认为理想汽车还存在更大的挑战:虽然理想汽车一直不愿意网上将i8和乐道L90对比,但很多人没意识到的一个变化是——理想汽车的主要对手,早就不是舆论里一直认为的蔚来了。甚至,更不是当下威胁更大的问界。我可以说,那怕理想之前曾经在一线销售端全方位对着蔚来打,在未来它的对手也不再是蔚来。倒不是要吹蔚来变强了,或者理想产品不太行,因为双方产品的强弱并不是恒定的,而是动态变化的,今天你出一个好产品,你的销量就多一点,明天我降价一下,我的销量也可以补回来。但企业最核心的产品理念,或者说是在用户心里的“标签”,则是一个很难变化的东西。理想汽车,公司名称车和家,出的产品也都是面向家庭用户为主,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选购汽车产品时,在他们绝大多数人的心里,理想一定是“家庭购车”的最佳之选。理想汽车能在中国消费者心里树立“家庭”标签,关键动作有三个:1.做大SUV做得早,价格远比同尺寸进口、合资车型低2.率先利用增程产品的优势,提供了比进口、合资大SUV更好的驾驶和乘坐体验3.在品牌、功能上不断强化自己和“家庭”的关联,成为很多家庭购车首选如果按照正常的竞争方式,理想汽车在“家庭”这个标签上积累的“认知护城河”对于一家造车新势力而言是非常深厚的,普通的竞争者很难撼动他。但小米和鸿蒙智行,可能是个例外。因为这俩有个共同特点,就是在入场造车的时候,已经具备了强大的“家庭生态”了,其中鸿蒙智行因为在品牌上不直接跟华为挂钩,所以“势能”会弱一些,但小米就不同了。根据网上已知信息,小米后续也会推出增程大SUV小米的生态几乎可以说是国内企业最丰富的了,而这就意味着,如果真正去比“车家联动”,比起理想只能在车上卷,小米依靠原有的家庭生态,足以打破理想花费好几年建立的“理想=家庭”认知。所以现在理想和友商之间的PK,只是局限于车本身,空间,价格,配置,内饰之类,理想只要肯卷,都不虚友商。但等小米的增程大SUV出来,理想就真正危险了。因为当用户发现小米的车更“合适家庭”时,理想就得面对小鹏当初被华为拿走智驾标签一样的困境。毕竟,理想的“车和家”目前只限于用车场景,但小米早就可以凭借生态上的优势,把“车和家”场景真正融合起来。所以对于理想而言,我比较期待它的下一个重要动作是:利用手中的大量现金,去收购,或者入股一些家电企业,进行生态合作,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护城河。只有这样,理想汽车这家造车新势力,才有机会进一步成长,成为“家庭最好的选择”。(完)按照惯例,先聊聊上一轮对于小鹏汽车新P7外观,以及新护城河预期的投票的情况:第一个问题可以说直接关系刀了新P7的销量,从投票来看,大部分人认为好看,这个比例应该可以说明,这次小鹏新P7虽然看上去并不是大众都喜欢的风格,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好看的。后续小鹏可以继续在类似的风格上发力,应该能聚拢一批新的拥趸。比起第一个问单款产品,第二个问题问的是设计作为护城河这件事本身了,大部分人并不太看好,这倒也符合直觉——因为汽车市场上外观各种模仿从来就没有中断过,以设计作为护城河是否有效,大概需要3-5年才能看出结果。这也算是一种预期差吧,结果往那边走,谁都不好说。车圈财报新能源汽车
看图1:蔚来起火了?看图2:车头撞这点就起火??看图3:哦哦不是蔚来这个故事告诉

看图1:蔚来起火了?看图2:车头撞这点就起火??看图3:哦哦不是蔚来这个故事告诉

看图1:蔚来起火了?看图2:车头撞这点就起火??看图3:哦哦不是蔚来这个故事告诉大家,看事情还是要看全貌,不要轻易下判断(不针对前车,已打重码。撞成这样没办法,希望人没事)​​​
2025年的比亚迪已经无敌了,还有谁?​小米,15个月,交付突破30万辆。问

2025年的比亚迪已经无敌了,还有谁?​小米,15个月,交付突破30万辆。问

2025年的比亚迪已经无敌了,还有谁?​小米,15个月,交付突破30万辆。问界,40个月,交付突破70万辆。蔚来,84个月,交付突破80万辆。小鹏,78个月,交付突破80万辆。理想,66个月,交付突破130万辆。比亚迪,2005年开始交付,目前突破1300万辆。智己LS6爆火,30分钟订单破万,新能源汽车市场“搅局者”来了?最近,汽车圈被一款车刷屏了,它就是智己LS6。8月15日开启预售,仅仅30分钟,小订数量就突破了10000台!这速度,简直比火箭还快!到现在,预售订单已经突破48000台,势头相当猛。智己LS6到底凭啥这么火?先来说说它的动力和续航,这可是买车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。它有纯电和超级增程两种动力可以选择。超级增程版搭载了全栈自研的“恒星”超级增程技术,搭配66kWh的宁德时代超级骁遥Max电池包,纯电续航能达到450Km,综合续航CLCN更是高达1500km。这意味着什么?平时在城里上下班,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;要是周末想和家人来个短途自驾游,也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,不用到处找充电桩,也不用排队等充电,说走就走。再看看纯电版,续航能力也不差,不同版本能满足不同需求。而且它支持800V高压平台,充电速度超级快,15分钟就能补充310km续航,喝杯咖啡的功夫,就能继续上路。除了续航和动力,智己LS6在智能配置方面也下足了功夫。全系标配激光雷达+英伟达Thor芯片,支持IMAD无图城市NOA功能,不管是在复杂的城市道路,还是在高速上,都能轻松应对,像环岛、掉头、ETC收费站这些高难度场景,它都不在话下,就像有个老司机在帮你开车。还有独创的“一键AI代驾”,停车困难户的福音,只要一键操作,就能轻松停进车位。价格方面,智己LS6的预售权益价格区间为20.99-27.99万元,这个价格在同级别车型中,性价比非常高。预售数据显示,超52%订单来自传统燃油车用户,看来它成功吸引了不少想尝试新能源汽车的朋友。目前智己LS6还没正式上市,9月10日正式上市时价格说不定还有惊喜。现在下定不仅能享受两千抵扣一点二万,还有终身支架包选装基金等多重权益。如果你最近打算买车,不妨去店里看看智己LS6,亲自试驾体验一下。
现在的韩国打不过中国,日本打不过中国,英国打不过中国,德国打不过中国,法

现在的韩国打不过中国,日本打不过中国,英国打不过中国,德国打不过中国,法

现在的韩国打不过中国,日本打不过中国,英国打不过中国,德国打不过中国,法国打不过中国,意大利也打不过中国,就连美国都不敢随便出手对付中国。这变化是从哪儿来的?是从一声声巨响开始的。这不是炮弹的响声,而是技术霸权那堵老墙塌了。(信源:搜狐网——六代机霸权易主!美媒认输:歼-36超车F-47,西太平洋天空即将改写)记得小时候,家里买台电视机,长辈总念叨“这是日本牌子,质量好”;街上跑的汽车,大多是德国、美国的;就连手机里的芯片,也得靠进口。那时候听人说“西方技术厉害”,心里总觉得“咱们啥时候才能赶上”。可短短二三十年过去,再看身边的东西:家里的电视是海信、TCL,汽车有比亚迪、蔚来,手机里装的是华为、小米的芯片,连咱们的高铁、特高压输电,都成了别的国家羡慕的“中国名片”。最让我印象深的是芯片领域。以前西方总说“芯片是工业的粮食”,把高端芯片当“卡脖子”的武器,动不动就限制咱们进口。可他们没想到,咱们憋着一股劲搞研发,现在不仅能造出中低端芯片满足日常需求,高端芯片也有了突破。就拿华为来说,之前被限制使用国外技术,可没过多久就推出了搭载自研芯片的手机,性能一点不比国外的差。这里给大家科普个小知识:芯片制造难就难在光刻机,以前全球只有荷兰ASML能造高端光刻机,咱们没技术只能买,还得看人家脸色。现在咱们自己研发的光刻机虽然还没到最顶级水平,但已经能满足不少芯片的生产需求,这就相当于在西方技术霸权的墙上,砸开了一个口子。再说说高铁。十几年前,咱们还得从德国、日本引进高铁技术,可现在咱们的复兴号,速度比引进的车型快,故障率还低,甚至能在高寒、大风、强沙的环境里稳定运行。去年我坐高铁去新疆,一路上列车跑得又稳又快,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,想起以前坐绿皮火车动辄几十个小时的煎熬,真有种“恍如隔世”的感觉。现在咱们的高铁不仅在国内四通八达,还出口到了印尼、泰国等国家,帮他们建高铁。有次看新闻,印尼当地人坐咱们建的雅万高铁,激动地说“以前从雅加达到万隆要三小时,现在只要四十分钟,太神奇了”,那一刻真觉得特别自豪。还有航天领域,以前美国、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独占鳌头,咱们只能跟着后面学。可现在咱们不仅能独立发射卫星、载人航天,还实现了月球探测、火星探测,甚至建起了自己的空间站。去年看神舟飞船发射的直播,当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时,直播间里满屏都是“中国加油”,那种自豪感真的没法用语言形容。要知道,以前美国还限制咱们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,现在咱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,反而有不少国家想和咱们合作,让他们的航天员来咱们的空间站做实验。现在再看西方那些国家,以前他们靠技术垄断,能随便抬高产品价格,赚走咱们不少钱。可现在咱们有了自己的技术,他们的产品没了优势,自然就不敢再像以前那样“嚣张”。就拿汽车来说,以前德国、日本汽车在咱们国家卖得贵,还不愁卖,可现在咱们的新能源汽车崛起了,价格便宜,续航还长,不少人买车都优先选国产,西方汽车品牌只能降价促销,还得加快研发新能源汽车才能跟上节奏。美国现在不敢随便对咱们出手,也是因为咱们的技术实力上来了。以前美国觉得“只要限制咱们的技术,就能遏制咱们的发展”,可现在咱们在5G、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等领域都有了不错的发展,他们的限制不仅没挡住咱们,反而让咱们更坚定了自主研发的决心。就像5G技术,咱们的华为是全球5G专利最多的企业,不少国家建5G网络都得用咱们的技术,美国想阻止都没用。现在再有人说“西方技术厉害”,咱们不用再觉得自卑,因为咱们自己也有了拿得出手的技术。当然,咱们也不能骄傲,还有一些领域咱们和西方还有差距,还得继续努力。但我相信,只要咱们保持这股研发的劲头,以后肯定会有更多技术突破,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。你们身边有没有感受到“中国技术崛起”的例子?比如家里的国产家电、路上的国产汽车,或者坐高铁、用5G的经历,评论区可以聊聊,让大家一起看看咱们国家的变化~
从第35周周销量来看,小米汽车必是9月新势力销量冠军。小米汽车这周销量118

从第35周周销量来看,小米汽车必是9月新势力销量冠军。小米汽车这周销量118

从第35周周销量来看,小米汽车必是9月新势力销量冠军。小米汽车这周销量11870辆,其中SU7,6330。YU7销量是5540。这说明小米二期工厂开始投入使用了。一二期产能加起来是6万辆每月。9月加足马力,一周可以产1.5万辆。碾压特斯拉完全没问题。8月,可能是未来几十年内,特斯拉最后一次月销量可以超过小米的月份了。
“李斌,你降价三万,把我终身换电砍了!”老车主一声吼,五分钟,全场安静。

“李斌,你降价三万,把我终身换电砍了!”老车主一声吼,五分钟,全场安静。

“李斌,你降价三万,把我终身换电砍了!”老车主一声吼,五分钟,全场安静。吼声背后,是价格、权益、信息三重错位。蔚来降价、砍权益,本质是行业价格战逼出的求生动作;老车主愤怒,本质是“早买早吃亏”的保值焦虑。李斌全程“嗯”,稳住情绪,却没能立刻给出补偿方案。问题不在降价,而在节奏:销售没提前吹风,用户没缓冲带。新能源迭代快,硬件锁死老车,软件更新慢,老用户自然觉得被抛下。企业想活下去,用户想被尊重,两者并非零和,缺的是透明时间表+阶梯补偿。如果蔚来把降价省下的3亿拿1亿做老车主专属充电券、1亿做OTA升级基金、1亿做置换补贴,愤怒会不会变成“真香”?换作你,是选择继续信任,还是立刻止损?评论区聊聊。
蔚来汽车8月交付新车31305台创历史新高,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量破万

蔚来汽车8月交付新车31305台创历史新高,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量破万

2025年8月,蔚来汽车交付新车31305台,同比增长55.2%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0525台;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6434台;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4346台。截至2025年8月31日,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新车838036台。其中,...
极光月狐|蔚来汽车财报分析:换电模式影响利润,二季度预计营收增长13%

极光月狐|蔚来汽车财报分析:换电模式影响利润,二季度预计营收增长13%

但换电站建设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压力,近年来蔚来汽车亏损持续扩大,换电路线下,蔚来汽车何去何从?一、2024得益乐道品牌,推动营收增长 2024年,蔚来汽车全年营业收入达657.3亿元,同比增长18.2%。主要归因于交付量的显著...